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

房企銷售進入沖刺階段 綠地萬科 老大之爭白熱化

??據新金融觀察報報道,2014年步入尾聲,各大房企的銷售沖刺也進入最後階段。去年就曾對萬科老大地位發起沖擊的綠地,今年勢頭更猛,機構預估的前11月銷售額甚至稍稍超過萬科。雖然兩大房企掌門人都曾表示當不當“老大”並不重要,不過在營銷層面的暗暗較勁不可避免。萬科保持瞭9年之久的“老大”地位能否保住,成為今年最大的懸念之一。

??誰是“老大”

??“萬科做老大真的很久,有誰願意拿去真的很好。”萬科總裁鬱亮在今年曾多次這樣公開表態。2013年萬科銷售額為1709.4億元,綠地銷售額1625億元。84億元的差距,用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的話來說,就是“兩個項目的差距”。在去年成功迫近萬科之後,綠地在今年年初將房地產銷售目標調高到2400億元,完全擺出一副誓要超越萬科的姿態。

??12月1日,上海億翰智庫公佈2014年1-11月中國典型房企銷售業績榜單,根據其預估,前11個月,萬科銷售1911億元,綠地銷售1918億元。前10個月,萬科仍以1711.4億元占據行業第一的位置,而當時綠地集團的銷售額剛過1500億元。根據億翰智庫的數據,綠地11月份實現380億元的銷售額,完成對萬科的反超。

??這一數據從發佈開始就引發較大爭議。有人甚至質疑,每年每季度甚至每個月,都有多傢機構提前發佈非企業官方公佈的銷售業績排名,其目的是為瞭搶影響力。從後續企業公佈的數據看,各傢數據都有不同程度的誤差。

??億翰智庫表示,上述榜單的數據來源於公開數據和對各大房企的調研,數據來源有著可靠依據。對於外界質疑的單月綠地380億元銷售額,億翰智庫表示,11月綠地大宗物業交易額和海外市場兩項銷售額在180億元左右,國內市場商業項目和住宅的銷售額在200億元左右,共同造就瞭單月380億元的銷售成績。

??12月5日,萬科公佈前11個月銷售額為1901億元,與億翰智庫的預估額相差不大。另一傢研究機構克而瑞研究中心成功提前預估出萬科1901億元的銷售額,其預估的綠地前11月銷售額為1908億元,也是稍稍超過萬科。

??對於上述各類數據之爭,萬科旗下官方微信賬號“萬科周刊”給出的答復則頗為符合互聯網時代的娛樂精神。“你們懂的”四個字,既簡短,又意味深長。

??模式之爭

??萬科與綠地關於銷售額的競爭背後,其實是兩種房企的模式之爭。

??作為大型綜合化國有企業集團,除瞭房地產外,綠地還發展金融、能源、酒店、汽車等業務,並計劃進軍快消品、日用品、醫療健康、食品進口、農業等領域。房地產方面,目前綠地的商業地產已經超過50%,綠地將進一步參與到城市開發和運營中,通過地鐵投資建設、產城一體化開發等,掌握優質核心地塊,並分享城鎮化利好。綠地年初給整個集團定下的營業額目標是4000億元,房地產作為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分到瞭2400億元的銷售額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綠地多次對外表示,將提高海外業務的占比,成為大型跨國集團,2025年跨國指數將達到25%。在張玉良治下,綠地從上世紀90年代初做動遷房和舊城改造,後來開始在全國做商品房、大型綜合社區和城市綜合體,再到2011年開始佈局全球房地產,以及進入煤炭、汽車、金融等多個領域,綠地沒有放棄任何一個將企業規模做大的機會。截至2013年,綠地集團實現業務經營收入3283億元,利潤總額140億元。

??今年以來綠地集團兩件事最受外界關註,一是上市,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今年3月份,綠地宣佈欲借殼金豐投資實現集團業務整體上市,擬註入資產655億元。至8月份,證監會對其行政許可申請進行瞭受理,使得綠地的借殼上市有瞭實質性進展。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早在1992年,綠地就開始打破員工的“身份”限制。1997年,職工持股會就成為綠地集團重要股東之一。從1997年到2013年,綠地在完成改制後不斷調整,形成國有控股、職工持股的股權結構。2013年,綠地募資20.87億股引入平安創新資本、鼎暉嘉熙等5傢戰略投資者。引進5傢財務投資人之後,職工持股會、上海地產集團和上海城投總公司的股份分別被攤薄至20%-30%。“持股會讓你增強瞭動力,合夥人公司增強瞭內部巨大的動力。我認為它是一個現代企業發展、國有企業改革重要的基本制度。”張玉良表示。

??而萬科則一方面在嘗試合夥人制度上,與綠地有異曲同工之妙;另一方面在專註於住宅開發的同時,也在進行商業地產等綜合業務的嘗試。從今年5月28日起,宣佈開啟事業合夥人制度不久,由萬科員工組成的盈安財務顧問企業便迅猛出手,多次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股票,把員工、股東以及投資人的利益捆綁在一起。除瞭住宅外,商辦、產業、養老、旅遊等產品的比例也會提高。在運營模式上,萬科高層多次表示更多地借助互聯網思維,提高服務意識。

??“萬科可能會逐步‘輕資產’化,將操盤、經營等能力的提升作為重點,並註重品牌價值的塑造。短期來看,萬科的發展穩健,小股操盤的項目也有助增加收益率。從長期來看,萬科仍然在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以培養新的盈利點。”克而瑞研究機構分析師朱一鳴表示。

??“老大”好處

??根據克而瑞研究機構的統計,從全年的銷售表現來看,第一季度萬科的銷售金額比綠地高瞭202億元,但第二、三季度,以及10月和11月的合計銷售金額均是綠地領先。一季度的差距主要由於1月萬科的銷售金額高達276.5億元,遠高於綠地的65億元。去年12月,萬科在銷售目標完成的情況下有所保留,將200億元左右的業績“藏”到瞭第二年;綠地則“打光瞭子彈”,導致今年1月銷售金額差距較大。如果單算今年2-10月,綠地總體的銷售表現強於萬科,比萬科高28.5億元。

??在另一項衡量房地產企業規模的指標預銷售面積上,綠地集團已經在2013年躍居第一。綠地集團去年一共完成預銷售面積超1660萬平方米,較上年增長38%。房屋信用貸款貸

??據瞭解,今年最後幾個月,綠地開啟瞭一切手段加速賣房。降價促銷、全民營銷、整棟銷售、以房抵合作方欠款等方式都被綠地用到極致,為的就是全力爭取行業“老大”的位置。

??據新金融觀察報報道,2014年步入尾聲,各大房企的銷售沖刺也進入最後階段。去年就曾對萬科老大地位發起沖擊的綠地,今年勢頭更猛,機構預估的前11月銷售額甚至稍稍超過萬科。雖然兩大房企掌門人都曾表示當不當“老大”並不重要,不過在營銷層面的暗暗較勁不可避免。萬科保持瞭9年之久的“老大”地位能否保住,成為今年最大的懸念之一。

??誰是“老大”

??“萬科做老大真的很久,有誰願意拿去真的很好。”萬科總裁鬱亮在今年曾多次這樣公開表態。2013年萬科銷售額為1709.4億元,綠地銷售額1625億元。84億元的差距,用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的話來說,就是“兩個項目的差距”。在去年成功迫近萬科之後,綠地在今年年初將房地產銷售目標調高到2400億元,完全擺出一副誓要超越萬科的姿態。

??12月1日,上海億翰智庫公佈2014年1-11月中國典型房企銷售業績榜單,根據其預估,前11個月,萬科銷售1911億元,綠地銷售1918億元。前10個月,萬科仍以1711.4億元占據行業第一的位置,而當時綠地集團的銷售額剛過1500億元。根據億翰智庫的數據,綠地11月份實現380億元的銷售額,完成對萬科的反超。

??這一數據從發佈開始就引發較大爭議。有人甚至質疑,每年每季度甚至每個月,都有多傢機構提前發佈非企業官方公佈的銷售業績排名,其目的是為瞭搶影響力。從後續企業公佈的數據看,各傢數據都有不同程度的誤差。

??億翰智庫表示,上述榜單的數據來源於公開數據和對各大房企的調研,數據來源有著可靠依據。對於外界質疑的單月綠地380億元銷售額,億翰智庫表示,11月綠地大宗物業交易額和海外市場兩項銷售額在180億元左右,國內市場商業項目和住宅的銷售額在200億元左右,共同造就瞭單月380億元的銷售成績。

??12月5日,萬科公佈前11個月銷售額為1901億元,與億翰智庫的預估額相差不大。另一傢研究機構克而瑞研究中心成功提前預估出萬科1901億元的銷售額,其預估的綠地前11月銷售額為1908億元,也是稍稍超過萬科。

??對於上述各類數據之爭,萬科旗下房子信貸銀行任何問題免費諮詢官方微信賬號“萬科周刊”給出的答復則頗為符合互聯網時代的娛樂精神。“你們懂的”四個字,既簡短,又意味深長。

??模式之爭

??萬科與綠地關於銷售額的競爭背後,其實是兩種房企的模式之爭。

??作為大型綜合化國有企業集團,除瞭房地產外,綠地還發展金融、能源、酒店、汽車等業務,並計劃進軍快消品、日用品、醫療健康、食品進口、農業等領域。房地產方面,目前綠地的商業地產已經超過50%,綠地將進一步參與到城市開發和運營中,通過地鐵投資建設、產城一體化開發等,掌握優質核心地塊,並分享城鎮化利好。綠地年初給整個集團定下的營業額目標是4000億元,房地產作為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分到瞭2400億元的銷售額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綠地多次對外表示,將提高海外業務的占比,成為大型跨國集團,2025年跨國指數將達到25%。在張玉良治下,綠地從上世紀90年代初做動遷房和舊城改造,後來開始在全國做商品房、大型綜合社區和城市綜合體,再到2011年開始佈局全球房地產,以及進入煤炭、汽車、金融等多個領域,綠地沒有放棄任何一個將企業規模做大的機會。截至2013年,綠地集團實現業務經營收入3283億元,利潤總額140億元。

??今年以來綠地集團兩件事最受外界關註,一是上市,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今年3月份,綠地宣佈欲借殼金豐投資實現集團業務整體上市,擬註入資產655億元。至8月份,證監會對其行政許可申請進行瞭受理,使得綠地的借殼上市有瞭實質性進展。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早在1992年,綠地就開始打破員工的“身份”限制。1997年,職工持股會就成為綠地集團重要股東之一。從1997年到2013年,綠地在完成改制後不斷調整,形成國有控股、職工持股的股權結構。2013年,綠地募資20.87億股引入平安創新資本、鼎暉嘉熙等5傢戰略投資者。引進5傢財務投資人之後,職工持股會、上海地產集團和上海城投總公司的股份分別被攤薄至20%-30%。“持股會讓你增強瞭動力,合夥人公司增強瞭內部巨大的動力。我認為它是一個現代企業發展、國有企業改革重要的基本制度。”張玉良表示。

??而萬科則一方面在嘗試合夥人制度上,與綠地有異曲同工之妙;另一方面在專註於住宅開發的同時,也在進行商業地產等綜合業務的嘗試。從今年5月28日起,宣佈開啟事業合夥人制度不久,由萬科員工組成的盈安財務顧問企業便迅猛出手,多次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股票,把員工、股東以及投資人的利益捆綁在一起。除瞭住宅外,商辦、產業、養老、旅遊等產品的比例也會提高。在運營模式上,萬科高層多次表示更多地借助互聯網思維,提高服務意識。

??“萬科可能會逐步‘輕資產’化,將操盤、經營等能力的提升作為重點,並註重品牌價值的塑造。短期來看,萬科的發展穩健,小股操盤的項目也有助增加收益率。從長期來看,萬科仍然在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以培養新的盈利點。”克而瑞研究機構分析師朱一鳴表示。

??“老大”好處

??根據克而瑞研究機構的統計,從全年的銷售表現來看,第一季度萬科的銷售金額比綠地高瞭202億元,但第二、三季度,以及10月和11月的合計銷售金額均是綠地領先。一季度的差距主要由於1月萬科的銷售金額高達276.5億元,遠高於綠地的65億元。去年12月,萬科在銷售目標完成的情況下有所保留,將200億元左右的業績“藏”到瞭第二年;綠地則“打光瞭子彈”,導致今年1月銷售金額差距較大。如果單算今年2-10月,綠地總體的銷售表現強於萬科,比萬科高28.5億元。

??在另一項衡量房地產企業規模的指標預銷售面積上,綠地集團已經在2013年躍居第一。綠地集團去年一共完成預銷售面積超1660萬平方米,較上年增長38%。

??據瞭解,今年最後幾個月,綠地開啟瞭一切手段加速賣房。降價促銷、全民營銷、整棟銷售、以房抵合作方欠款等方式都被綠地用到極致,為的就是全力爭取行業“老大”的位置。

??萬科自1997年成為國內房企銷售額第一名以來,僅在2004年被合生創展和順馳短暫地超越過,此後萬科又連續蟬聯銷售額榜首。一位長期觀察萬科的房地產行業分析師對新金融記者表示,長期以來,萬科已經習慣瞭領頭羊的位置,無論是王石還是鬱亮,一言一行都受到各方面的關註,往往成為行業的代言人,這些都得益於萬科長期以來保持的行業“老大”地位。“無論是在資本市場,還是在老百姓的口碑中,萬科由於第一位置獲得瞭品牌美譽度和品牌溢價,若失去第一的位置,萬科的心態將頗為微妙。”上述分析師表示。種種跡象也表明,萬科正在努力捍衛其行業“老大”的地位。從收購香港上市公司南聯地產,到B轉H股的實施,萬科在搭建海外融資平臺、積極拓展海外業務上不遺餘力。

??行業第一這塊金字招牌對於綠地也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對於正在加速沖刺上市的綠地來說,行業“老大”能夠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註,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品牌溢價,也有利於其接下來在全國乃至全球的擴張步伐。

??如今距2014年結束隻有20多天,兩傢房企勢必會將更多精力投入到銷售當中,競爭中國房地產行業同時也是全球房地產行業銷售額“老大”的位置。“在1-11月銷售金額與綠地僅相差不到10億元的情況下,萬科為瞭捍衛老大位置,今年12月再藏業績的可能性不大。綠地方面,去年12月綠地銷售金額達284億元,比前11月的數據有較大提高,可見綠地有年底沖刺的‘慣例’,兩者的競爭將會持續到今年的最後一天。”朱一鳴表示。

??分化格局

??今年與去年的一個很大不同,是前三季度房地產市場呈現不斷降溫的態勢,直到下半年開始大部分城市限購和限貸放開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才展現出觸底反彈之勢。而去年則是全年樓市火熱,各項銷售數據屢創新高。在這樣的格局下,萬科將今年的銷售任務定為2000億元,在年初被外界認為比較保守,而綠地的2400億元目標也被認為並非不可實現。而現實是綠地在前11個月完成超過1900億元銷售額的情況下,要想完成全年銷售任務,需要在12月份實現銷售500億元,這對於所有房企來說都是一個極其困難的任務。

??在2014年,房地產市場的洗牌和分化已經更加明顯。萬科、綠地這樣的巨頭加速擴張、強者恒強,更多的房企則陷入增長困境。截至12月1日,滬深兩市共計27傢上市房企公佈瞭2014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5傢房企預告凈利潤虧損。剔除數據公佈不全的房企後,按照預告凈利潤同比增長下限來看,凈利潤同比上升企業為9傢,下滑企業達8傢。整體看,2014年房企的銷售業績明顯分化,大部分企業完成任務的可能性都非常低。

??房地產行業從“黃金時代”走入“白銀時代”。就像萬科高管毛大慶說的,在“白銀時代”還依然隻關註銷售額是死路一條。“在‘白銀十年’這個時間段內,房價走勢會相對平穩,房企很難在土地升值或者房價過快上漲過程中獲得比較大的利潤空間,房地產行業利潤率逐漸下滑也是趨勢。房企在規模化擴張的同時,市場更應該關註企業利潤率。如何提高利潤率,如何成為最賺錢的房企,如何做利潤率最高的房企才是未來大傢最應關註的。”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表示。

??(天津網)

歡迎加入:12月20日新浪樂居“降息不買房 一年又白忙”大型看房團!

新聞來源http://bj.house.sina.com.cn/news/2014-12-08/08155947513451084821409.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shin11 的頭像
    washin11

    washin11的部落格

    washin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